太岁纪年法对照

提到太岁,大家应该都熟悉,有人问太岁纪年法对照,当然了,还有人想问太岁纪年法对照,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太岁纪年法对照,希望能帮到大家。

纪年法有几种?

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重要的有4种:

1、公元纪年法:这是我国今天采用、也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念方法。

2、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

3、年号纪年法: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

4、民国纪年法:1912年中华民族成立后,定1912年为民国年号。从此又有了民国纪年法。

5、生肖纪年法: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6、星岁纪年法: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

历史上的纪年法有哪几种?

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重要的有4种:

(1)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

(2)帝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就是帝号纪年。

(3)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

(4)黄帝纪年。辛亥革命期间,一些报刊和革命党人为反对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以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为年号来纪年,史称“黄帝纪年”。由于计算的起始时间不同,当时各报刊采用的黄帝纪年的年代也不统一。对1911年,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推断为黄帝4609年,中国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编印的《江苏》推断为黄帝4402年,由黄藻编辑初刊的《黄帝魂》推断为黄帝4622年。其中,《民报》所用年代为多数革命党人接受,武昌首义后湖北军颁发的文告即以此为据,各省响应起义的文告也多采此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定黄帝纪年4609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这一天起,不再使用黄帝纪年了。

1898年是什么年,是戊戌年,他是 怎么计算的呢?

可以参考如下信息:商朝历法使用「天干地支」的60循环纪日法。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从天干的第一个字「甲」和地支的第一个字「子」,开始依序各取一字组合,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直到癸亥,共取60次。之后又从甲子开始新的循环。以下是殷商人以天干地支纪日所用的甲子表(或称作六旬表)1 2 3 4 5 6 7 8 9 0X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Y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1 2 3 4 5 6 7 8 9 10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1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2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3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4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5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东汉建武三十年(西元54年),只按60干支的次序记年,这就是干支纪年法。每一循环必须从「甲子」开始,满60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我们如何将西元年份换算作干支呢?因为干支纪年从东汉建武三十年(西元54年)开始。公元3年是癸亥,这是60甲子的最后一年,所以次年是甲子年,是一个新的循环开始。因此,计算 (西元年份-3)÷60 ,得余数 R。再求 R÷10的余数是X,R÷12的余数是Y。并根据下表,就可以很简单的换算西元年份成干支。例如:西元2000年的干支如何?(2000-3)÷60= 33 ....... 1717÷10= 1 ....... 717÷12= 1 ....... 5因此,西元2000年是庚辰年。http://www.fjlcyz.com/Article/class6/class6_7/class6_7_5/200602/4296.html

简述什么是太岁纪年法

太岁纪年创制之初是为反映岁星逐年所在天空方位,由于“超辰”的存在,以之纪年积累至八十多年就与天象的实际不相符合了。于是古人干脆就用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了,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纪年法由天象观测到抽象符号的历程,这一历程与生肖纪年有何关系,至今仍有待研究。

本命年如何计算的?

是的是按照12生肖一个流程来算的。很多网友都有这样的疑问:1、我是属虎的,明年是我的本命年,会不顺吗?2、我的属相是X,明年运气怎么样?第二个问题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问题,同属相的人那么多,难道运气都一样?不懂易学的人随口一说,也许有人认为很准呢,因为属相相同的人太多了,总有几个可以命中的,但这只是个概率问题,并不属科学推测,纯属娱乐而已。第一个问题属于本命年里命运是否有不顺之事?所谓本命年,就是自己的属相与流年的年支相同。比如2010年为庚寅年,寅属相为虎,所以生肖属虎的朋友明年为本命年。本命年多有不顺,这是很多朋友经历过而深有体会的。那么本命年为什么会有不顺之事发生?又会有哪些不顺事发生呢?本命年,八字中的年支与流年年支完全相同,这样受到大运或流月的作用就会很明显,应吉和应凶也很明显,至于应哪些吉事,哪些不吉之事,一要看八字的组合,二要看流年干支与日元的关系,三要看大运、流年、流月等与八字作用后的结果195分述如下:一、八字的组合属相在年支上,它只与年干、月支发生作用,而年干可与月干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属相会影响到月干和月支,如果月干支为正时,则事业、财运、感情婚姻等都会受到影响,有好的影响时就有可能升官发财、感情顺利、婚姻美满等。有不好的影响时就可能应事业不顺、财运不畅、分手离婚等,严重时就会犯官灾、因感情之事让自己身败名裂等。与此同时,当月干支为偏时,则偏财、桃花等都会受到影响,作用结果好时,会发偏财、桃花扑面来,春风得意。不好时,破财倒霉、烂桃花不断等。严重时,会有意外之灾发生。与此同时父母、兄弟姐妹、儿子女儿都会受到影响,出现吉或不吉之事。二、流年干支与日元的关系。流年干或支是日元的官星,则事业财运上,或女人感情婚姻上会发生吉与不吉之事。流年干或支是日元的财星,则财运上、男人的感情婚姻上都会发生吉或不吉之事。流年干或支是日元的印星,则在学业上、名声上、或母亲方面会应吉或不吉之事。流年干或支是日元的食星,则在饮食健康、儿女方面会发生吉与不吉之事。流年干或支是日元的比星,则在友情、兄弟姐妹方面会应吉或不吉之事。至于是应吉还是应凶,则要看流月与流年与八字的作用7三、大运、流年、流月等与八字作用的结果。作用财、官、印、食、比哪方面吉,就应哪方面的吉事。作用哪方面不吉,就应哪方面不吉之事。严重时会有凶事发生,这需要专业人士来判断。如果想自行判断,那你必须系统学习命理知识。总之,本命年并不一定都是应不吉或凶事,也会有吉事、喜事发生。而且应吉应凶都很明显,所以人们都会对本命年印象深刻。如何化解本命年不顺之事?这需要因人而异,要根据八字的组合和大运、流年、流月等与八字的作用情况来采用适当的化解方法。笼统来说,一靠环境风水,二靠心理风水。环境风水是外因,心理风水为内因。当外因无法改变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内因。有时心态和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不吉和灾难面前,最不能垮的是精神!祝愿朋友都能度过幸福安康的本命年!

犯太岁如何化解 什么是犯太岁

太岁又称太岁星君,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 个月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太岁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间奉祀的神只。安太岁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信仰。主要是为了安稳心神。 唯有神情稳定自在,才能启发胜妙的灵智,净除诸贪恶习,达到真正的消灾解厄,所以心情愈自在自如的人,愈无所贪求,愈能喜心布施,济助于人,广造一切种种善德,自然会增长无上的福乐。传统安太岁的方法安太岁分为两种:一种是「压岁」,另一种是「拜岁」。压岁是指今年行坏运,依照传统做法,将自己的生辰八字写在金纸上,然后放在太岁神相下或香炉下,称为压岁,在一年后必须去还岁;另外,将生辰八字用49个铜板压着,也称压岁。如果是为了求好运而安太岁的,称为「拜岁」, 是将自己的八字写好,拜太岁求平安好运,然后再将金纸烧掉。太岁爷在一般庙中都有设位,也可以安放家中神佛处,或与灶神一齐,设位贴相一般在正月初九天公生或正月中为之,用清茶、素果,敬奉大吉。谢岁则是在同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早晨,用花果、清茶拜谢太岁星君,则万事大吉。

文化常识中国古代主要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正月初一为岁首,朔日为月首;平均年长为回归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时间的记录,我国古代纪年法有哪三种?

1. 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历法上的年与岁有区分吗?

其实生活中应该是一样的,就像对人的家庭成员称呼一样,有书面语言,有口头称呼!

历史上的纪年法有哪几种?

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重要的有4种:

(1)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

(2)帝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就是帝号纪年。

(3)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

(4)黄帝纪年。辛亥革命期间,一些报刊和革命党人为反对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以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为年号来纪年,史称“黄帝纪年”。由于计算的起始时间不同,当时各报刊采用的黄帝纪年的年代也不统一。对1911年,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推断为黄帝4609年,中国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编印的《江苏》推断为黄帝4402年,由黄藻编辑初刊的《黄帝魂》推断为黄帝4622年。其中,《民报》所用年代为多数革命党人接受,武昌首义后湖北军颁发的文告即以此为据,各省响应起义的文告也多采此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定黄帝纪年4609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这一天起,不再使用黄帝纪年了。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有哪些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六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庆历四年”、“元和十年”。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5、星岁纪年:分为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战国时期用岁星纪年。岁星就是木星,由西向东运行,绕太阳一周用11.86年古人发现大约12年后木星又出现在星空同一位置,于是把一周天分成12等分,每一等分叫一星次,代表一年并给他们起上名字叫,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每年行一个星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纪年。像岁在星纪,岁在析木、岁在大梁。木星运行轨道由西向东,这和人们常看的12辰方向相反,为解决这个矛盾,古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给它又起了十二个名字,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恰、涒摊、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和12辰方向一致,用它来纪年,这就是太岁纪年法。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一年整走一个星次,运行一周11.86年,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纪年方法不精确又繁琐,后废不用。6、生肖纪年:它是我国民间推行的一种与干支密切相关的纪年方法,用十二肖兽名称作为年名和地支对应。

公元记年法

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所谓“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这种算法以及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是6世纪的一个基督修道士狄安尼西提出的。虽然耶稣只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根据公元纪年和中国历史纪年对照换算,公元元年是我国西汉末年时期,因此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的年代,东汉及东汉以后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后的年代。1.世纪:100年为一世纪,特别指耶稣基督纪元(公元纪元)之百年分期。但史学界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元年至100年为一世纪,101年至200年为2世纪……一种是元年至99年为一世纪,100年至199年为2世纪,200至299年为三世纪……2.年代,世纪中又以10年为一年代,如20世纪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至1989年,即习惯上以出现80为80年代之始;也有主张1981年至1990年,为20世纪80年代。3.世纪初和世纪末,世纪初即这个世纪的最初10年;世纪末即这个世纪的最后10年。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准确的时间范围是1890年至1909年,但一般说来这是个大概的时间范围,既可以在1890年至1909年范围内,也可以超出这个界限。4.世纪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世纪的前30年为早期,世纪的最后30年为晚期,世纪的中间40年为中期。5.世纪的前期和后期。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公元纪年法没有公元0年,从公元前1年下来就是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一年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哪几种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六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庆历四年”、“元和十年”。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5、星岁纪年:分为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战国时期用岁星纪年。岁星就是木星,由西向东运行,绕太阳一周用11.86年古人发现大约12年后木星又出现在星空同一位置,于是把一周天分成12等分,每一等分叫一星次,代表一年并给他们起上名字叫,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每年行一个星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纪年。像岁在星纪,岁在析木、岁在大梁。木星运行轨道由西向东,这和人们常看的12辰方向相反,为解决这个矛盾,古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给它又起了十二个名字,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恰、涒摊、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和12辰方向一致,用它来纪年,这就是太岁纪年法。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一年整走一个星次,运行一周11.86年,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纪年方法不精确又繁琐,后废不用。6、生肖纪年:它是我国民间推行的一种与干支密切相关的纪年方法,用十二肖兽名称作为年名和地支对应。

中国纪年法是什么?

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这是我国今天采用、也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念方法。

2、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

3、年号纪年法: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

4、民国纪年法:1912年中华民族成立后,定1912年为民国年号。从此又有了民国纪年法。

5、生肖纪年法: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6、星岁纪年法: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

世界纪年方法

当前通行的公元纪年,原称基督纪年。其实,耶稣仅是个传说人物。但基督教兴起并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之后,在和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罗马天主教修道院院长狄奥尼修斯·埃克西久斯提出以基督耶稣诞生之年为纪元。据他推算耶稣在当时的532年前诞生,因此下一年就定为基督诞生后533年。

狄奥尼修斯的推算是十分武断的,只不过532这个数字对推算复活节十分方便。由于春分、月圆和星期日这三个条件必备,而儒略历规定隔4年日期完全相同,又每隔7星期序数与日期相同,而每隔19年月相变化与日期相同,求算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532,即每隔532年复活节为同一日。

在西亚地区,古代巴比伦王国使用纳波纳沙尔纪年,又称巴比伦纪年,是以第四王朝国王纳波纳沙尔登基的公元前747年为纪元。记述古代东方、希腊史常用此纪年。

历史上的纪年法有哪几种?

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重要的有4种:

(1)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

(2)帝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就是帝号纪年。

(3)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

(4)黄帝纪年。辛亥革命期间,一些报刊和革命党人为反对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以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为年号来纪年,史称“黄帝纪年”。由于计算的起始时间不同,当时各报刊采用的黄帝纪年的年代也不统一。对1911年,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推断为黄帝4609年,中国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编印的《江苏》推断为黄帝4402年,由黄藻编辑初刊的《黄帝魂》推断为黄帝4622年。其中,《民报》所用年代为多数革命党人接受,武昌首义后湖北军颁发的文告即以此为据,各省响应起义的文告也多采此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定黄帝纪年4609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这一天起,不再使用黄帝纪年了。

简述什么是太岁纪年法?

太岁是古代天文学中假想的岁星,又称岁阴或太阴。何以要假设此太岁?这要从古人所谓十二辰说起。古人将黄道附近一周天由东向西十二等分,称十二辰,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表示,但其方向与顺序正好与岁星纪年法中的十二次相反(参见本书“什么是岁星纪年法”一问),这样,假想的太岁就与真岁星背道而驰了,如下图:古人还为十二个太岁年名分别取了古怪的名称以表示十二个其中阏,读yān烟;敦,读dùn顿;牂,读zāng赃;涒,读tūn吞;阉,读yǎn演。以太岁纪年著名一例为战国楚屈原《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一句。“摄提”即太岁年名的“摄提格”,表明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孟陬”即盂春正月,夏历正月建寅;“庚寅”是其生日的干支。屈原的生日正好是寅年寅月寅日。有论者认为,屈原生于“太岁在寅”之年,反映了当时岁星所在星空的实际方位,不等同于后世干支纪年法里仅具抽象符号意义的寅年。这一认识是有见地的。西汉时期,历家又取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默、昭阳十个名称,名叫岁阳。从flv convert的片子中了解到,太岁纪年创制之初是为反映岁星逐年所在天空方位,由于“超辰”的存在,以之纪年积累至八十多年就与天象的实际不相符合了。于是古人干脆就用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了,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纪年法由天象观测到抽象符号的历程,这一历程与生肖纪年有何关系,至今仍有待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史家或文学家若用太岁纪年那些古怪的名称纪年,完全是为了仿古,与实际天象完全无关,而是用当年的干支纪年对照而来。司马光《资治通鉴》即有意仿古,如卷一“周纪一”:“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默困敦,凡三十五年”。这就是说从戊寅年到壬子年共三十五年,并无其他奥秘。

怎么算每年的太岁?

年太岁的位置,是这样算的:春天在东南(立春开始)夏天在西南(立夏开始)秋天在西北(立秋开始)冬天在东北(立冬开始)

太岁日指的是哪一天,如何推算?

您好!祭神 祭太岁:每年正、二月内视日干支与太岁同者为太岁日,谓请太岁年冬祭太岁谓谢太岁。祭社神。。。